日期:2016-4-8(原创文章,禁止转载)
“春捂”防病有讲究
导读:“春捂秋冻,不生杂病”是一句家喻户晓的养生民谚。的确,“春天孩儿脸,一天变三变”,气候变化无常,尤其是早晚与日间温差悬殊,加之多风,风速越快,人体散失的热量也越快、越多,就更觉寒冷,此时,人的衣着若不合时宜,很容易罹患各种疾病。然而,“春捂”一直是个比较笼统的概念,究竟捂哪些部位?捂的时间又如何把握?随着医学气象学的兴起,人们找到了一些更科学、更具体的答案。
就部位而言,最重要的是“捂”下身
由于寒从脚下起,人体下部血液循环较上部为差,故传统养生主张春令衣着宜“下厚上薄”,即加强腿脚的保暖。老人和儿童体质较弱,不可急于脱去保暖下装,同时要注意穿好具有保暖性能的鞋袜。年轻的女士千万不可只顾追求“风度”,过早换上裙装或短裤,务须保持好温度,否则会导致关节炎和多种妇科病。
二是“捂”头
头为“五阳之首”,最易散温,使热量由此丢失,因而对于一些体弱多病的老人来讲,戴顶适宜的帽子会起到如同暖瓶瓶塞一样的保温作用。
三是“捂”背
背为阳中之阳,风寒之邪极易透过背部侵入人体,兼之与气血“命脉”心肺相邻,故其保暖显得格外重要。春天减衣时,莫忘留件适宜的背心,特别是体质虚弱者更应注意。
四是“捂”腹
腹为阴中之阴,胃肠病患者和患有妇科病的女士要加强保暖,除了穿件背心外,最好不要穿开衫,或将上衣扣子随意解开,睡觉时要注意盖好腹部。
从时间上来讲,一是要把握时机,做到冷空气到来前24—48小时未雨绸缪。医学气象学显示,许多疾病的发病高峰与冷空气南下和降温持续的时间密切相关。比如感冒、消化不良,在冷空气到来之前便捷足先登。而青光眼、心肌梗死、中风等,在冷空气过境时也会骤然增加。因此,捂的最佳时机,应该在气象台预报的冷空气到来之前24—48小时,再晚便是雨后送伞了。
二是把握好气温,15℃是春捂的临界温度。研究表明,对多数老年人或体弱多病而需要春捂者来说,15℃可以视为捂与不捂的临界温度。也就是说,当气温持续在15℃以上且相对稳定时,就可以不捂了。
三是注意温差,日夜温差大于8℃是捂的信号。春天的气温,前一天还是风和日丽,刹那间则可能寒流涌动,此时得随天气变化加减衣服,而日夜温差大于8℃则是该捂的时候了。
四是捂的持续时间,一般气温回冷需要加衣御寒,即使此后气温回升了,也得再捂7天左右,这样体弱者才能适应,减得过快有可能冻出病来。而总的来说,春捂要捂到清明时节方可告止。
【推荐阅读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