日期:2016-1-13(原创文章,禁止转载)
三代同堂不分家——记休宁县齐云山镇邓松林十三口之家
儿女们生活在一个大家庭中能和睦相处,这让做父母的非常欣慰,这就是人家常说的家和万事兴。8月29日,家居休宁县齐云山镇典口村沙坡组的64岁老汉邓松林,一边喝着下午茶,一边微笑地谈起和谐大家庭里的往事。
从小教育和睦
孩子结婚后与父母分家,自立门户,似乎成为自古以来的传统。然而邓松林全家人现在三代同堂,共十三口人,老老少少至今仍是其乐融融地生活在一起,同吃一锅饭,同住一屋檐。户主邓松林是一位地道的农民,幼年时父亲的早逝和家庭的贫困没有击垮这位老人,反而教會了他生活的道理,让他倍加珍惜来之不及的幸福生活。没有钱,没有一技之长,就靠着家里的几亩田地和勤劳的双手,邓松林和老伴将三个儿子逐一养大成人,并帮着他们成了家,盖了新房。
孩子小的时候,家里经济状况不好,五张嘴等着吃饭,邓松林和老伴要种田,又要给家里的几头老母猪喂食,一有空闲还要去附近县城的工地上挣点钱补贴家用,根本没法照顾这三个胡作非为的小家伙。每次出去干活时,邓松林总是叮嘱小家伙们不要吵闹,年幼的孩子那懂这些,常常是为了一块红薯或一个玩具吵的不可开交,相互推搡。情急的邓松林想出一个法子,谁挑起事端,就惩罚谁,渐渐地,三兄弟学會了和平共处,不再惹是生非,有时还會帮着做些家务和简单的农活。也许就是从那时起,这一家子就已经找到团结和睦的基调。
岳母也是亲妈
俗话说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,一家人能和和气气的一起生活,离不开邓松林的以身示范。2003年,邓松林的岳母因病瘫痪,生活完全不能自理,邓松林得知后二话不说,将岳母接到自己家里照顾起来,这一住便是五年,直到老人家去世。
楼房一层潮湿,邓松林便安排岳母住在相对干爽通风的二楼,夏天的傍晚,冬日里有太阳的时候,他都要将老人家背到楼下来透透气,晒晒太阳,孩子们也学着父亲有模有样的给外婆敲背,捏腿,常常逗得老人家哈哈大笑。岳母常年瘫痪在床导致大小便失禁,邓松林便和老伴一起隔三差五的就给老人家擦洗、换洗被褥,长年累月毫无半句怨言。这一切被三个孩子和邻居们看在眼里,有好心的邻居劝邓松林适可而止,毕竟不是自己的亲妈,邓松林反驳道:我媳妇的妈,跟亲妈一样,只要她愿意在我这住一天,我就伺候她一天。
一家人分什么
如今三个儿子都已成家,有了自己的孩子,邓松林和老伴本该能闲下来,享享清福。可为了儿子儿媳们能安心的在外务工,邓松林和老伴主动承担起照料5个孙儿的责任,还种了7亩多田地,猪圈里更是养了100多头小猪仔。这不算什么,去年7月份的时候,孙子和孙女相继出生,我俩要照顾小家伙和坐月子的儿媳妇,又赶上农忙,还有猪仔的一日三餐,可把我俩忙坏了,好在都挺过来了邓松林笑呵呵的说道。
邓松林和老伴的辛苦被三个儿子看在眼里,体贴的小儿子决定留在家里学点手艺,和他一起操持这个家。多年的辛勤付出没有白费,三个儿子都盖起了亮堂堂的新房,孙儿们可人懂事,每到过年一家团聚时,儿子们总會给他和老伴带上点礼品,帮着一起烧饭、干活,大家吃在一起,乐在一起。当被问及这么一大家子如何当家才能让大家和睦相处时,邓松林摆了摆手说:那有什么技巧?本是一家人,又分什么家?只要看着大家日子过得好,苦一点累一点都不打紧。
朴朴实实的一句话,道出了邓松林多年的坚持和努力,也蕴藏着做人和持家的大道理。成家不分户,分房不分灶,邓松林的左邻右舍无不夸赞和羡慕这样的和睦大家庭。若人人如此,家家如此,管理好和经营好自己的家庭,那社會大家庭将會变成更加和谐美好的人间。